Personalized Service | Exclusive Offers | Floral Expertise

以花蒔種日子,以步丈量城市

木蒔,取自「蒔光」的溫柔寓意,是扎根香港的植感生活品牌。我們以花藝、農耕與文化導賞為媒介,在都市中重建人與自然的對話。從一束感動人心的手作花禮、一方窗台的香草綠意,到一段探索老樹故事的街區漫步,木蒔致力為香港人創造與土地重新連結的儀式感。讓我們帶您以植物的速度,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與溫度。

  • 🐱家裡有貓?這些花卉千萬別碰!貓咪安全花藝全攻略

    想讓家裡美美的,但又怕傷害到心愛的貓咪?有些常見花卉對貓咪來說可是隱形殺手!本文為你列出有毒花卉清單,並推薦貓咪安全的植物選擇,讓你的家居佈置既美觀又安心。快來看看如何保護主子健康,同時打造一個貓咪友善的家!

    Read now 
  • 🌀颱風狂襲也不怕!陽台三勇士教你逆天種菜 — 香港窗台生存戰:紅莧菜×韭菜×香茅的災後重生術

    2025年極端天氣來襲,木蒔實測推薦:紅莧菜、韭菜、香茅三大窗台生存強者!無需農地,只需1尺窗台,就能打造暴雨吹不垮、颱風打不散的迷你菜園。紅莧菜耐淹48小時、韭菜斷葉7天再生、香茅自製天然驅蟲液。

    Read now 
  • 新界千年脈動・尋根五大氏族

    探索香港千年根源|從唐代灰窯到宋代採珠場,見證苗傜畬輋四大先民與客家五大氏族的拓荒史。深入新界鄧文廖侯彭氏族遷徙故事,追溯文天祥忠魂精神與抗英保土熱血,在鄉間古道踏尋先民用血淚織就的傳承篇章。

    Read now 
  • 香港得名考:你知道「香港」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?

    根據香港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丁新豹博士考證,香港地名最早見於明萬曆二十三年(1595年)《粵大記・廣東沿海圖》,比盛傳的「莞香說」早近百年!古地圖中黃竹坑與鴨脷洲一帶明確標有「香港」字樣,原圖現存大英圖書館。康熙《新安縣志》記載明代已有「香港村」專營東莞香木貿易,清乾隆年間重建為「香港圍」。1841年英軍根據客家話「Hiong Gong」音譯「Hong Kong」,從此成為全島稱謂。

    Read now 
  • 黃竹坑四大神祇 - 民間信仰與歷史交融

    翻開明萬曆年間郭棐編纂的《粵大記》海圖,在標註為「九龍灣水道」(今維多利亞港)的左下角,已清晰可見「鯉魚門」之名。這處與對岸「黃泥埇」遙相呼應的狹窄水道,自古便是船隻往來的咽喉要地,見證著香港海域的歷史變遷。

    Read now 
1 / 3